Search


對,見過不少不尊重當地人的攝影人士; 任你的相機再大再好,拍出來的照片夠「國家地理」,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對,見過不少不尊重當地人的攝影人士; 任你的相機再大再好,拍出來的照片夠「國家地理」,又如何? 學不懂體諒尊重,就算32G 爆滿,旅行都是白去了。浪費了那藍天白雲好風光。

昨天有香港朋友問我為甚麼西藏部份寺廟不讓人拍照,我想了想,答︰「應該是因為有些遊客很煩,我猜這是最主要的原因。」

剛好在微博上有人轉載這篇文章,我不是很清楚文章出處,好像數年前已開始有人轉載,今天轉到Facebook,跟大家分享。原文有點長,我做了節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十二月」是我同去青海的朋友,也曾一起去過西藏,甘南等地,是非常愛攝影的朋友。

這幾天她獨自在甘南旅行,順便看看曬佛,她說一個人在山坡上,不想和沿途結識的攝友一起了,我聽出來,她哭了,說:「你不知道那些背長槍大炮的人,拍藏民像是拍 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。」

今天也是同樣的原因,她說感到很難過,甚至連拿出相機的興致也沒有,之前我們說拉卜楞的喇嘛一年比一年不友好,這幾天感覺是攝友越來越多的侵犯了當地 人的生活,毫無人性的侵犯,毫不內疚的侵犯。

請想像正常走路,前面一米就好幾個人蹲在面前拿大廣角鏡頭對著你無所顧忌的拍攝;想像一些年老的人,走路顫巍巍的人,掩住臉孔,眉頭緊鎖;想像你的兒 子女兒,莫名其妙被人在手裡塞上一塊錢兩塊錢;想像外來的團體,衣著光鮮,講的話都聽不大懂,佔領了整個小鎮,擾亂了宗教活動中,虔誠的信徒……

午飯無意討論起這個話題,路上認識的「影友」這麼說:「這不是道德問題,只要給錢就行,又不犯法。」討論了半天,我沒有能力說服他,甚至不想說服他,俗話說,道不同,不相為謀,大致這個意思。可是我在郎木寺遇見的,都是和他一樣的人,除了現在的店家。

還有一些場景,我用相機記錄了下來。

「來,給你糖,我給你拍照,笑一下,頭往上抬,不要看我,好,不錯,就這樣。」這是早晨路過的河邊,藏族姑娘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。

「你朝天空撒一些紙,你說多少錢,我來拍。」這是山坡上的祭台前,長槍短炮的大叔,對一個懷裡裹著孩子和手牽著另一個孩子的藏民說的話。

現在光線好了,我要去轉轉了,可是關於郎木寺,這個我一直想再回來的地方,當真的到了這裡,我發現我連舉起相機的勇氣也沒有了。

在這裡兩天,若你是藏族人,請你別太老,或者別太美,或者別太小,但這樣,也不是幸運的,你最好不要穿有特色的民族服裝,或者去河邊洗衣服,若帶著小孩,就更不妙了,出門記得帶上口罩,若是有衝鋒衣,最好穿上,這樣,或許,好一些。

山坡上幾個藏族女人和孩子,已經被包圍在長槍大炮中,有人拍的不過癮,見迎面來個抱著藏族孩子的男人,對朋友說:「這個男同胞抱著孩子真失敗,要是個女的就好了。」

有個姿態較好的藏族女孩被包圍,她倚靠欄杆,服裝有特色,成了焦點。她一直背對著,始終無法滿足兩邊拍照的人,有人說:「喂,美女,轉過來。」她沒有動的意思,有人說:「估計聽不懂漢語,扎西德勒,美女,轉過來。」她偶爾側過頭,就聽見無數的卡嚓聲,最後,她還是面朝向「影友」,帶著口罩,我能看出她的窘境,她又選擇了背對著鏡頭。

有個女攝友,站在她左邊,叫了幾聲「喂」,也沒有得到滿意的側面,她最終伸出手拉藏族姑娘,說:「轉一下頭。」

有個藏族小孩才幾個月,被母親用毯子包起來,背在背上,露出個頭。母親是典型的藏族人,前面有兩個人,正對著拍她,孩子在身後,有個男攝友過去,湊近孩子的臉,拍了陣,小孩把臉別了過去(應該是無意識轉頭,畢竟很小很小的孩子,還不懂的躲閃鏡頭),男攝友伸出了手,拍拍孩子,意思是,你要把頭轉向我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另外,有個題外話,總擔心說了會引起部分人的不滿,關於外國人拍照,我也只將自己看見的說出。

路上遇見的影友,因為他在拉卜楞寺近距離拍拄枴杖的老人,被一老外看見,老外拍他,產生了小衝突,互拍之,散去。影友後來說:「我拍人家,挨他什麼事,他還拍我。」關於老外拍他,他認為是別有用心,和他拍藏族人的目的不一樣,老外應該沒有他那麼「善意」。後來他對另外一個人說起這件事情時,說:「看那老外那破機子,還拍我」。

拉卜楞寺和郎木寺,我只見過兩次老外,今天在街道見到時,已沒有心思拍照,仔細觀察了他們的相機,還真都是「破相機」,小個的,標鏡,並且我沒有看見他們用鏡頭圍住人,或邊退邊拍的。

而其它的「我們」,則富裕的很,可以背幾十斤在身上,來回拍,用不同相機反應不同人物,甚至都沒有時間換鏡頭,管它呢,只要有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出版與背包: 2013年末出版《旅活》一書,紀錄獨自陸路背包西藏尼泊爾印度215天所見所聞。 中大校長沈祖堯推薦、西藏詩人唯色,台灣背包客棧棧主小眼睛推薦序言。 (台灣凱信出版) 香港台灣各大書店有售。 買書詳情,海外適用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13282 2014 合著新書《良業遊民,比退休生活更爽的13種旅遊人生》 (香港CUP 出版社) 背包行,80日不夠環遊世界之旅: 2006 絲綢之路,新疆西藏90天 2010 四川西藏,雲南180天。中國東北 2011 西藏尼泊爾印度215 天陸路 2012 陸路雲南版納老撾泰國尼泊爾 2013 台灣旅居240日 2014 尼泊爾60天;<城市探險>拍攝-美國紐約地下水道,底特律車廠;日本長崎軍艦島;波斯尼亞 薩拉熱窩戰後遺跡。 拍攝後獨遊克羅地亞,黑山共和國30日 work trip 新加坡,日本 2015 伊朗新年30天遊,尼泊爾健行珠峰大本營 5550海拔之旅、北印度喀什米爾90天。 work trip 美國西雅圖,沖繩 2016 澳洲自駕遊
吳蚊蚊 : 作家旅人主持,前主播。一舊雲旅行雜貨店店長。 著有台灣出版《旅活》及合著《良業遊民》 港台<城市遊棄>主持 ViuTV <404不存在的國落>主持 邀稿演講合作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